漯河市档案馆馆藏介绍
漯河市档案馆位于淮河路10号,是集中统一保管和开发利用漯河市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截止2022年底,馆藏总量43.5万卷(件、册),其中:档案39.1万卷(件),资料4.4万册。馆藏主要有明清、民国、革命历史和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料。
一、明清档案。主要有明代《救命书》、明版《历代名臣法贴》;清光绪年间绘制的广西中越《全界之图》、清咸丰印制的《八科乡会墨醇》、清嘉庆重刊的《儒门法语》、清宣统发行的《河南自治报》、《清代河南乡试硃卷》等。
二、民国档案。主要有内政、司法、军事、经济、教科文、历史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龙塔古篆拓片》、《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外人目睹之日军暴行》、《八年流离记》、《华邑寻梦》、《梁让甫先生暨德配李申夫人赞志汇录》等。
三、旧政权档案。主要有国民党漯河中央银行办事处的活期存款分户帐、银行决算表,包括漯河机关、团体、军队、工厂、学校和郾城县、息县、潢川县银行存取款帐。另有国民党漯河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书、各项开支明细表等。
四、革命历史档案。主要有1948-1949年市委、市政府、市工会、市税务局、市粮食局、市工商局、市人行等全宗的革命历史档案,反映了解放前漯河地下党活动及革命政权建设和巩固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区划、民主改革、剿匪反霸、发展党组织、成立机构、稳定物价、生产救灾、建桥修路、税收政策、市场管理、交通运输、农业生产、支援前线、金融管理、学校教育、干部管理等方面的决定、通知、方案、办法、布告、总结。另外,还有革命历史时期编印的《走上前线》、《淮海大捷纪实》、《烈士英明录》、《南征一年》等。
建国后档案。主要是1949至2010年间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撤并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书、科技、声像、专业、名人、实物等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资料;资料的主要内容有文件汇编、史志谱牒、公共图书、报纸期刊等。这部分档案数量大、种类多、载体多样、内容丰富,全面反映了漯河市各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