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讲党史

《红色档案讲党史》第五集 —— 首位以少将军衔亮相国际场合的新闻人物 吉合

2022-06-13浏览次数:0


    言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红色档案记载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见证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批示精神,用红色档案讲述党的故事,讲好漯河故事,从辉煌成就中鼓舞斗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市委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推出《红色档案讲党史》专栏,以此献礼党的二十大!

首位以少将军衔亮相国际场合的新闻人物 吉合

1_副本.png

1905年一1983年1月

在市档案馆里珍藏着这样一组照片,一张是叶剑英元帅1984年9月28日送给吉合将军留念的书法作品《龟虽寿》;另一张是伍修权同志送给吉合将军留念的亲笔条幅“光明磊落,奋斗终生”。这里面的吉合将军原名田德修,是一位来自漯河的开国少将,1905年出生于郾城县(今郾城区)黑龙潭乡田庄村,吉合是他在苏联留学时用的学名。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1916年,吉合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亲日卖国政策及抵制日货运动,被学校开除。1920年春节刚过,他沿京广铁路南下,经湖北武汉,又辗转到湖南常德,在冯玉祥部队当兵。

1925年,冯玉祥派吉合等 24名优秀青年军官赴苏联深造。1927年秋,吉合从加米涅夫军官学校毕业,被共产国际选送到莫斯科高级步校指挥系深造。1928年,在苏联学习和工作的吉合,有机会聆听了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教导,更加坚定了他跟着共产党走到底,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1931年,由王若飞介绍,吉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转战陕北、内蒙、张家口等地开展革命斗争。市档案馆馆藏《中共漯河党史人物传》中记录,通过这些斗争,吉合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要把革命二字装在心里,即使是一个人单独工作,只要像一颗火种不断燃烧,就能在群众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_副本.png

1939年,吉合受命做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陈谭秋的助手,他在陈谭秋身边,既当翻译,又当参谋,有力配合了陈谭秋的工作。

1943年吉合被关进新疆的监狱。面对敌人的拷打、利诱和生活的折磨,吉合坚贞不屈、软硬不吃、巧妙周旋。他还联络狱友进行绝食斗争,抗议敌人的暴行。

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吉合等同志被释放,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胜利后,吉合任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副司令员、党委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第六团团长、党委书记,指挥部队打击土匪,维护铁路交通的畅通。1948年2月,调任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在建立新军队、改造旧军队的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5月,吉合前往莫斯科接替边章伍任第二任驻苏武官。“八一”建军节时,中国使馆在莫斯科举行隆重、盛大的庆祝会。庆祝会上,吉合首先通过翻译介绍了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随后,他用流利的俄语邀请嘉宾们高举酒杯,共庆佳节,同祝解放军与各国军队友谊长存。这是吉合在国际场合的首次公开亮相。当时,解放军尚未实行军衔制,吉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以少将军衔在国际场合公开亮相的新闻人物。

1954年,吉合回国,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事科学和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离职休养。粉碎“四人帮”后,吉合恢复名誉并担任军事科学院顾问、中共军事科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常务委员。

1983年1月,吉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叶剑英同志曾经称赞他是“在战场上,在和平环境中,在监狱里,在中国,在国外,是经受过严重斗争考验的同志,是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对党忠诚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