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上展厅 >

光影漯河,时代记忆

2022-02-08浏览次数:0


“光影漯河·时代记忆”

  

档案,是时光的日记,历史的凭证。一张张穿越时光的照片档案,存储城市建筑的光影,铭刻巷的风貌,记录平凡生活的变化,留存社会发展的变迁,镌刻着永不褪色的时代印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6·9”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中共漯河市委办公室围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宣传主题,推出《光影漯河·时代记忆》栏目,深挖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甄选珍贵照片档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时代发展、沙澧巨变,以此献礼党的二十大。 

沙澧蝶变

漯河因水而兴,河、澧河在市区交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沙澧河开发建设工程挖坡培堤,拓展水面,贯通道路,厚植“水”“绿”底色,打造了寓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长廊于一体的沿河美景,绘就了“碧水穿城、人水相依”的城市画卷漯河的人居环境、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了极大提升水韵漯河的独特魅力更加突出

01沙澧蝶变_1_副本

漯河的桥

“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漯河因河得名,因水而盛,也因河水阻碍两岸交通,最早只能凭借舟辑来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漯河升格为省辖市后,一座座跨河大桥建成通车,沙澧河阻碍市区交通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目前在漯河市建成区域内已建成了近40座跨河大桥,每0.8公里河面上就有一座桥,其密度在中原城市群中绝无仅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沙南到沙北,从河西到河东,如今的漯河人再也不为过河发愁。  

2漯河的桥1_副本

漯河火车站记忆 

漯河火车站见证百年漯河时光流转与历史变迁,走过了百年的风雨沧桑,是漯河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漯河火车站始建于1902年,1904年投入运营,初名郾城车站,以客货运输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漯阜、孟宝、漯舞等铁路不断建成,漯河火车站成为豫中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输进入高铁时代,2012年,高铁漯河西站开通运营,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3火车站记忆2_副本

老街巷今昔

    街巷是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城市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漯河繁华街市原在寨内和原郾城县城内,1905年京汉铁路通车后,商客云集,经营地域逐步向火车站附近延伸,至20世纪30年代初,火车站东西两侧已形成了马路街、老街等30余条主要街道。1948年建市以来,牛行街、受降路等老街道得以改建。区划后,通过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百城建设提质和城市有机更新,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4老街巷今昔1_副本